马尼拉作为菲律宾的政治、经济和文化中心,是菲律宾全国人口最为稠密的城市。作为一个国际大都会,除了车水马龙、灯红酒绿的靓丽模样,背后也存在着一些难以解决的社会问题。由于马尼拉人口数量庞大,加上贫富差距过大,不少贫困人士的生存环境都十分严峻,他们当中的一些人在世的时候可能居无定所,死后还可能会无家可归。# 菲律宾公墓供不应求 #
菲律宾公墓供不应求
在马尼拉的纳沃塔斯公墓里,往生者在死后也大多过得不尽如人意。这里的公墓不似欧美电影中一般,一位死者一个墓穴。相反,马尼拉这里的公墓像是集装箱一般,一层一层地摞在一起。远远看去密密麻麻,仿佛蜂窝一般。
墓穴入口的地方也只是简单地用水泥封住,然后涂上或蓝色、或粉色、或黄色。家里稍负担得起的人家,会在墓穴口挂上死者的牌匾。买不起牌匾的人家,只能将死者的名字用墨水写上。如果说,这里的环境虽然不怎么样,但是如果之后可以一直地在这里埋葬那也算安稳。然而,这里死者需要在几年后面临被迫搬家、甚至是尸骨无存的问题。

五年限期将满之际,会有工作人员在墓前画上一个叉号,这是提醒死者家属的常见方式。如果限期之前,死者家属没有将死者的遗体移到其他地方,例如永久墓地,掘墓人则会在没有任何通知的情况下,自行将死者的墓穴运走,这样的结果往往是死者家属再也见不到死者了。

但是为了自己的家人可以在死后安息,死者家属往往还是拼尽全力赚钱,在限期之前不断地评估自己的经济状况,希望可以给自己过世的家人一处可以埋葬的墓地。
活人也在公墓中寻求位置
不单死者需要在公墓中竞争位置,活人也一样。2017年时候,Gustavo Gusmo的系列作品《边缘人》在获得2017年国际摄影奖的同时,也在网络上引发了热议。

他们似乎被这个社会给遗忘了,死亡对于这里的居民来说,是一件再普通不过的事情了。他们时常会在“家”里看到葬礼,甚至是从幼时就开始看到。只是他们生前生活的如此辛苦,死后仍旧不得安宁还是令人唏嘘。

更多精彩内容:
上一篇:菲律宾地下上百处宝藏价值连城,挖到就是你的,一夜暴富不是梦
下一篇:菲律宾五十年未破悬案:美女老板惨遭碎尸,头部至今下落不明
注:本文为在菲言菲原创作品,未经授权严禁转载



